宁夏党史教育网头部
今天是
>>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党史阵地建设 -> 思想舆论

从宁夏财政“钱袋子”看四十年民生福祉

来源:宁夏日报 时间:2018-11-13

  历史,总是在不断流变的现实呼唤中确定它的走向。现实,总是在坚定不移的理想追求中承载万千梦想。

  纵观我区40年来财政发展,经历了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由特惠到全民社保的历程。

  今年,61岁的西吉县将台乡明台村村民陆世恒接过全区新农保保险金存折时心里乐开了花,他做梦也没想到,种了一辈子田,还能像城里人一样按月领取养老金。

  这张笑脸,这份温暖,折射出公共财政的阳光。

  保障民生实力由小到大的裂变

  经济发展的成效,最终体现在发展社会事业、改善群众生活条件上。据自治区财政厅社会保障处负责人介绍,改革开放40年来,我区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扩大公共财政的覆盖范围,公共财政惠及千家万户。我区地方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3.6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80.03亿元,财政支出由6.02亿元上升到241.8亿元。民生支出由1978年的1.9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163.7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由32%上升到68%。

  “十二五”期间,全区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由2008年的95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64亿元。全区财政支出累计2892.4亿元,年均增长28%。民生支出达2100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3%。

  在刚刚过去的5年,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3年的308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417.6亿元,年均增长7.9%。5年来,民生总投入达4329.4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增长2.1倍,民生支出一直占财政总支出的70%以上。2017年全区民生投入1045.7亿元,增长8.7%,占整个财政支出的76.2%,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小财政激活大民生

  银川市西夏区杨慧清2016年成为了家里第一个就业的人,改变了一家人靠低保生活的状况。“家里的负担减轻了不少,父母的笑声明显比以前多了。”杨慧清说。在全区,“零就业”家庭始终保持了动态清零。

  隆德县贫困户付忠刚小儿子残疾,大儿子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十分困难。2016年,付忠刚获得了1.69万元救助金,发展庭院家禽养殖。一年过去了,付忠刚家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一个个片断连成了自治区民生保障的全景。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近5年来,我区财政保障如和煦阳光,温暖着千家万户。我区先后多次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农村危窑危房改造补助标准。城市低保标准从2013年的每人每月300元提高到2018年的560元,农村低保标准从每人每年1930元提高到3800元。全区农村危窑危房改造支出38.9亿元,完成危窑危房改造22.3万户。妇幼卫生“四免一救助”扩大为“六免一救助”,再扩大为“七免一救助”,惠及82万妇女儿童。

  在加快全面小康进程中,我区将因病致贫建档立卡人员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年度救助金额上限由8万元提高到16万元,将大病报销起付线从9500元降到3000元,确保年度住院实际报销比例不低于90%或年度自付费用累计不超过5000元。 

  民生保障网织得更牢更密

  科学发展无止境,改善民生无穷期。

  5年来,全区残疾人事业投入13.4亿元,较上一个五年增长6倍。投入2.1亿元,建成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建成残疾人社区康复站1675个,残疾人康复服务覆盖率从2013年的48%提高到2017年的81.9%。率先在西部地区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有4939名残疾儿童免费接受康复训练。去年,将解决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保护工作纳入自治区民生计划,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800多万元、每人每年补贴3600元,在全区2252个行政村每村配备一名督导员,守护所在村的留守儿童。

  健康和平安关乎千家万户。5年来,全区医疗卫生支出375亿元,年均增长16.7%。我区作为全国综合医改试点省区,所有城市公立医院和县级公立医院率先纳入全国试点范围,建立完善了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补偿机制,财政按20%-30%的比例予以补助。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区财政一直在“雪中送炭”。2005年以来,连续14次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待遇月人均水平由2013年的1971元,提高到2017年的2850元,年均增长9.7%。

  截至2017年底,全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85万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23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495万人,享受待遇人次1077万人次,基本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全覆盖。

宁夏党史教育网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