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和加强党的文化领导权,以高度的文化自主性、强烈的文化使命感,扎根中国历史文化沃土,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系统研究并回答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新境界,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出了中国的原创性贡献。
1.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原则立场的认识
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看,新兴阶级只有掌握文化领导权,才能通过文学、艺术、教育等文化形态,确立自己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领导地位。无产阶级政党能否成功执政以及社会主义事业能否最终取得完全的胜利,在一定意义上,“问题‘只’在于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的文化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让党的旗帜在宣传思想战线高高飘扬。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和长远角度,科学总结党领导文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成功经验,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如果离开了党的全面领导,党的文化领导权旁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就会偏离正确方向、脱离正确轨道,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党管互联网等各方面,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正确方向指引和坚强政治保证。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的灵魂和旗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在这一重要思想指引下,我们党坚持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华文化软实力,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任务,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根本政治立场。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我们党贯彻坚持人民至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人民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强调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强调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