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党史》三卷是党中央交办给原中央党史研究室以及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的重要政治任务。我还记得,在《党史》二卷出版前后,当时分管党研室的习近平同志就多次敦促继续编写好《党史》三卷,原党研室由此调集力量成立编写组,启动《党史》三卷的编写工作。如今,经过十多年的耕耘奋斗,《党史》三卷上册在改革开放46周年之际终于顺利出版,这是“全党办党史”的重大成果,我感到由衷欣慰与振奋。下面,我就《党史》三卷上册谈点个人的看法。
一、导向正确鲜明,始终站在党的立场上书写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党史研究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党史》三卷上册牢牢把握“党史姓党”的原则,始终坚持正确党史观,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编写历史。全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三个历史决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遵循,以党中央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判断和结论为依据,以这一时期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为脉络,科学记述和评价了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的历史,牢牢把稳了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同时,有别于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叙史视角,《党史》三卷上册注意突出党在这段历史中的领导地位,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核心领导作用,用生动鲜活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史》三卷上册秉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了党性原则与科学精神的统一。
二、逻辑严谨清晰,将“党怎么说”和“党怎么做”有机融合在历史发展大逻辑中。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的所有理论探索与实践创造,都是为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贯穿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一条历史主线。为此《党史》三卷上册在编写时着重突出了这一时期党的历史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一方面,围绕着“党怎么说”,详细记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等重大命题、重大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具体阐述了其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清晰勾勒出这一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与发展的逻辑脉络。另一方面,围绕着“党怎么做”,通过对各领域、各阶段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叙述描绘,尽可能还原和展现历史纷繁鲜活的画面,书写了党带领人民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奋斗历程,清楚梳理出这一时期党的实践发展的逻辑脉络。难得的是,《党史》三卷上册将“党怎么说”和“党怎么做”的叙述有机统一在一起,从而真实立体地展现了党是如何不断深化认识、探索规律、正确决策、统一思想、指导实践、修正失误的复杂历史过程。
三、史实权威准确,用丰富、翔实的史料再现跌宕起伏的历史图景。对于党史基本著作而言,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必须尽可能地搜集占有史料,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史料、掌握史料、运用史料,最后做到史论结合。在准确恰当地使用权威可信的史料方面,《党史》三卷上册做得很好。全书所有资料、引文均以第一手档案材料以及党中央批准出版的党史基本著作和权威读本作为主要参考,同时注意使用党的重要文献选编、汇编,老一辈革命家选集、文集、年谱、传记,以及军队、外交等有关部门编写的白皮书、年鉴等权威出版物。《党史》三卷上册有些史料是首次公布,十分珍贵。比如1989年6月1日邓小平同志在住地同江泽民同志就改换中央领导人的谈话,这件事过去从来没有详细公开过,这次把两位领导人的谈话内容正式公开,十分难得,史料价值极高。此外,面对数量庞大、类型丰富的史料,编写组展现出了较好的鉴别、分析和驾驭能力。在编写组的“妙手匠心”中,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得以逐步呈现,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都被交代得清清楚楚,读后让人感到这是一部能够经得起学术检验的正史、信史。
四、点评精当得体,达到尊重历史原貌和站在时代高度的统一。本书在准确叙史的基础上,加以恰到好处、要言不烦的议论点评,既讲清了历史的本然,也讲清了历史的所以然。点评时,既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将历史事实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判断,又兼顾了时代的高度,能从更宏阔的视野来把握历史、评价历史。比如,在谈到价格“双轨制”时,《党史》三卷上册结合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历史背景,从价格改革的全过程进行考察,既指出“双轨制”出现的必然性,是改革过程中的产物,在当时起过积极作用,又不回避它带来的权钱交易的负面影响。对于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探索新路子和进一步改革加以解决。再如,《党史》三卷上册在评价20世纪80年代的整党工作时,既讲了“经过整党,党内思想、作风、组织不纯和纪律松弛的状况有了改变”,又指出“在整党中也存在工作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有一部分单位没有全面完成整党任务,有的甚至走了过场”,最后指出,“党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不可能通过一次整党解决所有问题,许多问题还需要靠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去解决”。这些评价,应该说是实事求是的,也是中肯的。
五、文字朴实生动,注意用凝练而又富有感情的语言打动人、感染人。《党史》三卷上册文字朴实精练,遣词造句比较考究,能够简明扼要地讲述历史,翔实而不繁琐。比如,在总结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时,《党史》三卷上册既深入浅出地说明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又对党领导改革进程中提出的“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摸着石头过河等改革方法论作了高度概括,为今天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借鉴。改革开放新时期出现的许多鲜活的故事、生动的人物、感人的细节,都在朴实、凝练、生动的文字中得到充分反映。在写到南极科考时,《党史》三卷上册引用了32名科学家联名所写的《向南极进军——致党中央、国务院一书》,这封写给祖国的“请战书”,洋溢着一批中老年科学工作者甘愿为祖国、为人民、为子孙后代,作进军南极的马前卒的豪情壮志和家国情怀,读来令人感慨不已。《党史》三卷上册内容丰富而又引人入胜,这也是它的魅力和生命力之所在。
总的来说,《党史》三卷上册不仅是一部高水平的党史学术著作,更是一部权威的党史学习教材。它对于充分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功能,引导广大党员群众深入了解改革开放从何处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何处来,不断增强全党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性坚定性,从而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续写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欧阳淞,原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