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党史教育网头部
今天是
>>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党史研究 -> 创新理论研究

永远的铭记和坚守——读《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三卷上册有感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时间:2025-02-27

  作者:李君如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无论在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历史上,还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都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在这一页党史上,写着10个金光灿灿的大字: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史》三卷上册记录的正是这段辉煌历史的真实进程。作为这段历史的亲历者,读着这部党史,每读一章、每读一节,脑海中就浮现出这段历史中发生的一个个亲历的故事,尤为亲切,感慨万千。

  感慨之一,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有一批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卓越共产党人和老一辈革命家能够在关键时刻把舵定向。回顾46年前,从“文化大革命”走出来的中国向何处去,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头等大事。幸亏我们党有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包括陈云、叶剑英、李先念等一批卓越共产党人和老一辈革命家。他们从拨乱反正和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到实现工作重点转移和启动改革开放,从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到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从完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到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从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定“三步走”发展战略,一直到经受1989年春夏之交的严重政治风波考验并完成党的领导集体交接班,这些重大决策之所以能够提出并获得成功,就在于我们党有邓小平的正确领导、把握方向和一批老革命家的赤胆忠心、鼎力支持。特别是在邓小平提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完善老干部离退休制度,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的时候,这批老革命家以一心为党的崇高境界,坚决支持了这些重大的战略决策,确保了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感慨之二,是我们党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能够始终坚定不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和政治清醒。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民族危亡之际,经历了千难万险,在不断走向成熟过程中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停顿地革命的光荣传统和民主集中制的好制度。这些宝贵的思想政治财富,使得我们党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特别是像黄克诚这样长期受迫害的老同志在对毛泽东的评价和毛泽东思想的态度问题上,展现出来的坚定党性、强烈政治责任感和实事求是原则立场,让人深感党的成熟和伟大。就是有了这样的党,我们才能引领全党开展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拨乱反正,完成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才能引领全党解放思想,在农村率先取得改革突破后,继续在经济体制、民主法制、政治体制等方面果敢推进改革,不断扩大开放,让亿万人民在解决温饱问题后奔向小康,踏上了现代化之路;才能引领全党勇敢地开创了一条不同于经典社会主义和苏联模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感慨之三,是我们党有胸怀天下的境界并能够顺应时代发展进步潮流。在中国从“文化大革命”走出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敏锐地抓住国际形势新变化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新情况,作出了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并在正确分析时代主题变动的基础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调整对美对苏关系,发展同世界其他国家及国际组织的友好关系,调整和发展党际关系。这一历史时期的中国外交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重大的变化和成果,不仅在于我们党有胸怀天下的境界,而且在于我们党能够顺应时代发展进步潮流,及时调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方略和外交政策。

  感慨之四,是我们党有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和善于斗争的领导能力。历史告诉我们,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绝不是一个轻松的决策,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的不仅有经济短缺的压力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消极影响,还有思想僵化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等多方面的干扰。从拨乱反正和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开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及为这次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阻力、压力从来没有间断,斗争从来没有停顿。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革命,无论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引进外资以及在深圳等地建立经济特区,质疑声、反对声从来没有间断,斗争也从来没有停顿。与此同时,伴随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在拨乱反正过程中已经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及其危害性愈益显现,邓小平提出要旗帜鲜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特别是在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的政治风波严峻考验面前,党坚持伟大的斗争精神,赢得了历史性的胜利,而没有出现后来苏联、东欧那样的历史悲剧。正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深刻总结的,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不仅在于能够坚持党的领导、人民至上、理论创新、独立自主、中国道路、胸怀天下、开拓创新、统一战线、自我革命等宝贵的历史经验,而且在于能够坚持敢于斗争。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在于始终坚持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并具有善于斗争的领导能力,在形形色色的挑战面前既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路。

  我们畅谈这些发自内心的感慨,不能为感慨而感慨,而要化感慨为铭记,在铭记中坚守——要永远铭记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功伟绩,永远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让站起来的中华民族富起来并正在迈向强起来的唯一正确道路。

  作者:李君如,原中央党校副校长

  (本文即将发表于《中共党史研究》2025年第1期,注释从略)

宁夏党史教育网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