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晓芳 陈 瑶
当厚重悠长的千载古韵遇上轻舞飞扬的创新因子,会融合出怎样的发展盛景?
陕西,总会给出令人惊喜的答案!
11月28日至29日,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李邑飞,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张雨浦率宁夏党政代表团赴陕西省学习考察,近距离观察陕西加快推动创新发展的战略举措,感受兄弟省追赶跨越的发展势头、奔涌澎湃的创新活力,追寻思想之源、动力之源,以“他山之石”拓思路、开眼界、鼓干劲。
三秦大地,收藏着无数历史风云,也孕育着新的时代风云。从创新港、秦创原到陕汽集团、种业硅谷……代表团一路追“新”,初见惊艳、细品钦佩——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陕西地处西部地区,在新时代也要有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的谆谆嘱托,一步一个脚印笃定前行,在不断自我突破中蜕变新生,对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对科学精神的尊重,对改革创新的执着追求,对“争做西部示范”的坚定担当,以及与之同频共振、双向奔赴的一个个群体和个体,携汉唐雄风、掀创新热潮,激荡澎湃出无限开阔的未来!
踏上新征程,共同的使命、机遇和责任,陕宁两省区亲上加亲,以学思悟到的“精气神”对合作成果进行创新性转化、全方位推动落实,方是陕西行、不虚此行。
从一个“港”、一座“原”到“三项改革”,相融共促聚变裂变
渭水之畔、西咸新区,西安交大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形如大鹏、展翅欲飞。
60多年前,西去的列车载着6000多名师生,从上海出发到达古都西安,用3年时间建起一所高等学府,创造了“交大奇迹”。
60多年后,依然用3年时间,西安交大在祖国西部打造出驱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科技之港。
岁月变迁中,拓荒者的志向、创造与热情像种子一样深深扎根,长成一片茂密繁盛的风景。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向西、向未来!站在新时代的路口回望,“西迁精神”依然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留才引才,一度是西部省区的共性难题。
数据显示,我国各类大学掌握70%左右的创新资源,企业投入近80%的R&D经费,由于两者之间缺乏有效对接机制,科技成果一度被束之高阁、美玉蒙尘;科技创新循环不畅、肌体乏力。
打通产学研深度融合“任督二脉”,西安交大也曾“众里寻他千百度”。
“能不能把企业引到校区附近,共享学校的人才资源和实验室?”西安交大党委书记卢建军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2021年,创新港初建,他在与一位企业负责人交谈时互诉心愁,交大有能力吸引高端人才但缺乏留人的平台和资金,企业有钱但没有引才留人的基础和环境,两个“怎么办”碰撞中来了灵感,卢建军提议“来创新港建研究院吧,你提需求、我招人才,咱们联合干”。一算账,企业招引一位海内外高端领军人才年薪最低百万元起步,交大仅需“一位研究生的年薪”,加上政府“进港”补贴,最高不超过50万元。两人一拍即合,校企共用,多方受益。
秉持这样的理念,西安交大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快建设科技创新港,聚焦企业主导什么、怎么主导,校企融合什么、在哪融合、怎样深度融合,从基础、关键、途径三个维度破题,构建“1121”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模式,实施“6352”工程探索建立“学校招、企业供、政府助、协同用、多方赢”的高端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推动“政产学研用金”6种要素进港,建设现代产业、未来技术、丝路国际3个学院、研究院、孵化器,构建政策、金融、配套、知识产权法务、服务5种生态,打造成果交易和创投2个平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解决企业“卡脖子”难题,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培育企业高质量增长点,构建起为企业孵化新技术新产业、为学校孵化新学科新专业相互促进的正向循环,带动新产品、新技术迭代周期成倍缩短。 “借助秦创原总窗口牵引和‘三项改革’赋能,我们把交大积累的3万项成果拿出来,由80位技术经纪人梳理出易于转化的1400个,分享给进港的220多家企业,建立77个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第一时间把最新成果推给企业、推给金融资本,推行‘科学家+工程师’团队联合开展科技攻关,探索‘实验室+公司’模式发展实验室经济,技术成果转化天堑变通途,人才引流水到渠成。”卢建军说。
“资源进港、成果出港”模式打造的全要素创新生态,释放出“科技创新+”的无限可能。数据显示,近三年创新港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了3倍、达到2400亿元,而这一数据在过去20年的总和是2100多亿元!西安交大也由此从创新资源的富集地转变为创新发展的动力源。
创新港只是陕西不断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一个缩影。目前,陕西省企业自建或与高校院所共建研发平台逾千个,省级重点研发计划中企业牵头的项目资金占比超过七成。
一路繁花的背后,是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魄力和谋划。
以“深融”加速转化,体制机制改革是重中之重,是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的核心。
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中“不敢转”“不愿转”“缺钱转”的难题,2021年陕西试点开展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启动建设秦创原总窗口,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造科技创新“点火器”。
秦创原氢能产业创新聚集区,从上游制氢、中游储氢到下游用氢,形成完整产业链,吸引氢能企业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在这里,“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企业之间能够非常便捷地进行资源整合,实现降本增效、协同发展。
点上看,“三项改革”系统集成的诸多措施招招切中要害,通过秦创原总窗口进行效能放大,建立起“挖掘—落地—服务—展示—打榜”全链条推进机制,吸引各类创新要素汇聚、融合、裂变,形成科创“热带雨林”生态,把教授们的“点子”变成“种子”,推动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上生产线、形成生产力,扎根三秦大地,赋能千行百业、惠及千家万户。
面上看,构建“一总、多区、多平台”发展格局,推行“西安研发、地市转化”“创新协同、地市联动”等模式,支持各地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秦创原建设先行区和示范区,重塑动脉、畅通血管,将秦创原的驱动力源源不断输送到市县、园区、院所、企业,引领带动全域协同发展。
2023年,陕西省技术合同成交额、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别是2020年的2.34倍、2.97倍、2.70倍,“三项改革”经验被写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从陕西地方性试点上升为国家制度性设计。
一手抓秦创原提能升级、一手抓“三项改革”提质扩面,陕西省计划用3年时间建设包括氢能、光子、新材料等在内的20个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力争到2026年聚集区内各类主体营业收入总规模突破万亿级大关。
启 思
令人艳羡的成绩背后,是“创”的精神和“闯”的劲头。
创新,需要与产业布局同频的思维力、执行力,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视野、放宽格局,需要强烈的意愿和坚定的意志。
当前,宁夏正以新能源开发利用为牵引,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转型升级行至关键处,急需创新驱动引擎打通关隘、引领发展。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四链”融合,政府和市场共同发力,结合实际整合、融合、撮合“散落”在园区、企业、高校的各类创新资源,推动企业与高校联合设立创新中心,打造集成式孵化平台,提高黏性弹性延展性,释放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势能;一方面加大开放合作力度,借力发展、借势登高,全面落实与西安交大的合作协议,探索建立“飞地创新、离岸孵化”新模式,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前沿技术、关键技术、颠覆性技术联合攻关,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推行“实验室+公司”模式,构建全领域跨界贯通、全链条循环畅通、全要素覆盖融通的科技创新体系。
从杨凌种业硅谷到陕汽“飞驰人生”,登高望远超前布局是关键
走进杨凌种业创新中心,一个个展示瓶内的小麦、玉米等各类种子,讲述着粮食丰产的中国故事。
获批省部级种业创新平台34个、汇聚种业企业110家、在全国23个省份建立良种示范推广基地……作为我国现代农业领域的“顶流”,“杨凌良种”名扬天下。
园区门口,“科学至上”四个大字生动阐释了杨凌的成长秘诀。
2021年,国家《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明确在杨凌布局建设旱区种业创新基地,赋予杨凌“打好种业翻身仗”的时代使命。
杨凌借势登高,聚力种业源头创新,持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体制机制,从管种子向管种业、重产品向重产业、传统模式向新业态转变,加快建设我国旱区“种业硅谷”。
“苜蓿的蛋白质含量高,被称为‘牧草之王’,田菁叶子里的粗蛋白含量高达30%以上,可与苜蓿比肩,且再生能力强,尤其适合在盐碱地生长,是新型高蛋白优质饲草的‘潜力股’。”工作人员的介绍,引起代表团成员的浓厚兴趣。
“光伏板下面能种吗?”
“我们的南部山区光靠种粮食,百姓收入上不去,还有一些种不成粮食的山腰台地,有什么适合种的作物?”
相互激发,现场科技人员兴致勃勃:
“这个提议好啊,我们可以建立联合实验室,一起研究。”
“一定能找出农光互补、草光互补的新路子!”
……
在宁夏建立科技示范推广基地7个,创新成果服务70%的宁夏葡萄酒生产企业,为宁夏培养输送1.1万多名农业人才;下一步将着重围绕葡萄酒、枸杞、牛奶、牛肉、滩羊、蔬菜等6个重点产业发展需求,与宁夏加大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种业创新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推广、人才培训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力度……从杨凌示范区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处处涌动着合作的潜力和希望。
从一组数据感受陕汽集团的“飞驰人生”:
全国每生产7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是“西安造”;
陕汽新能源重卡基地总装厂车间,装配1辆重卡仅需4.8分钟;
今年前三季度,陕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10.5%,其中“智云”新能源车销量突破5000辆,同比增长近9倍,成为行业“黑马”。
是什么催生了“陕汽速度”?
抓住机遇,清晰定位,超前布局,说干就干!
时间回到2010年,陕汽开始研制新能源卡车;2021年,加速新能源赛道布局,成立德创未来重点研发氢燃料电池卡车,不断推动新技术、新产品落地,产销规模迅速跃居全国前三,“陕汽制造”新能源汽车走出国门驶向共建“一带一路”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沿着重卡轻量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陕汽及时调整思路、规划技术路线,联合西安交大历时2年,首次将镁合金轻量化理念引入重载卡车设计制造全过程,再次引领趋势。
启 思
创新,不仅代表新事物的出现,更意味着仍然看上去“健康”的旧事物的“猝死”。随着技术的加速迭代,企业着重考虑的环节,除了苦练内功,更重要的是始终保持敏感、保持警惕,提前谋划转型,随时做好应对外部市场突变的准备,如果自身的“变形”速度赶不上市场“变心”的速度,被淘汰是早晚的事。要不断自我更新、超前布局、说干就干甚至干了再说,方能赢得主动。企业发展如此,地区发展亦如此。